寶寶的身高,除了先天遺傳因素外,關鍵由骨骼的發(fā)育決定。骨骼生長需要充足的鈣源,因此,想要寶寶腿長、個子高,補鈣就非常重要。
許多寶媽習慣白天給寶寶補鈣,但鈣的吸收在夜間處于峰值。臨睡前給寶寶喝點牛奶或適量吃些其他補鈣食品,補鈣效果會比較好。鈣還有鎮(zhèn)靜作用,可以幫助寶寶睡個安穩(wěn)覺呢。
如果在吃飯時服用鈣制品,也還是會影響鈣的吸收,混在食物中的鈣吸收率僅為20%。所以補鈣時應該與早、中、晚餐間隔半小時以上。
補鈣也要適量,不是越多越好。1-6個月時,母乳喂養(yǎng)的寶寶每天需要約300毫克,奶粉喂養(yǎng)的寶寶約400毫克。7-12個月的寶寶每天需要補鈣約500-600毫克。到了1-3歲,每天需要約600-800毫克的鈣吸收。如果攝入的鈣量大大超過以上標準,可能會造成寶寶便秘,甚至干擾對其他微量元素如鋅、鐵、鎂等的吸收,還可能導致寶寶的腎、心血管等器官組織發(fā)生鈣沉積,比如產生腎結石等。
植物性的食物大都含有植酸、草酸,它們容易與鈣相結合生成多聚體,從而妨礙鈣質的吸收。菠菜、雪菜、莧菜、空心菜、竹筍、洋蔥、茭白、毛豆等都含有大量草酸,如果在寶寶補鈣時食用,會影響寶寶對鈣質的吸收。所以補鈣期間,寶媽最好把蔬菜放到熱水中燙一下,或是在飯前2小時或飯后3-4個小時服用鈣制品。